http://solarsystem.nasa.gov/multimedia/display.cfm?Category=Spacecraft&IM_ID=8963
Juno, 探測木星的任務, 於 2011年8月5日發射, 預計2016年7月到達木星, 主要研究木星的形成, 木星的重力場、磁場及大氣結構,透過Juno的觀測任務, 將使我們更瞭解太陽系的形成, 以及已發現的其他擁有行星系統的恆星。
Juno探測船以宙斯之妻的名字命名, 是第一架距離太陽這麼遠並設計以太陽能發電運轉的太空船. 於2013年10月會再次經過地球, 利用地球重力加速, 抛射到木星.
過去已有8艘探測船進行探測木星的任務。
http://solarsystem.nasa.gov/missions/profile.cfm?Sort=Target&Target=Jupiter&Era=Past
source - http://vm.nthu.edu.tw/science/shows/leonids/history.html 1799年獅子座流星雨版畫
獅子座流星雨
http://www.phys.ncku.edu.tw/~astrolab/e_book/special_topics/essays/meteor/leonids.html http://vm.nthu.edu.tw/science/shows/leonids/history.html http://tamweb.tam.gov.tw/bew/tw/content.asp?mtype=c1&idx=205 http://tamweb.tam.gov.tw/bew/tw/content.asp?mtype=c1&idx=376
http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5Jjr1_wvFqo?fs=1&feature=oembed
旅行到宇宙邊緣-4/9 Journey To The Edge Of Universe (by traveling7841)
http://solarsystem.nasa.gov/planets/profile.cfm?Object=Jupiter
木星。卡西尼探測船所拍攝的照片。前方黑影為木星的衛星-歐羅巴。
-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
- 質量是地球的約300倍, 體積是地球的約1300倍
- 木星是個氣體行星, 大氣成份和恆星相似, 大部份是氫和氦, 若當初在它形成時, 質量能再大上80倍, 當時就可能形成的是一顆恆星, 而不是行星。
- 自轉一圈約9.9小時, 公轉太陽一圈約12年
- 木星表面最明顯的特徵- 大紅斑, 至少已經存在300年, 因為在1800s, 300年前就被觀測到
- 1979年航海家1號探測船發現木星有環
- 1995年伽利略號探測船發送一個探測器至木星大氣
- 目前Juno探測船正在往木星的旅途上, 預計2016年到達
http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yi1e2CiUBqQ?fs=1&feature=oembed
旅行到宇宙邊緣-9/9 Journey To The Edge Of Universe (by traveling7841)
http://solarsystem.nasa.gov/multimedia/display.cfm?Category=Planets&IM_ID=10164
太陽系, 各行星的順序及相對的大小
source: https://www.nasa.gov/feature/goddard/2017/nasa-detects-solar-flare-pulses-at-sun-and-earth